🎉聖誕節前夕,我們把大家在年中託付的1000份聖誕禮包,都確確實實送到1000位孩子的手上了! 去年好里家跟hahababy攜手,送暖給5家社福機構的250位孩子。今年有大家的愛心幫助,我們一口氣送了1000份溫暖給全台灣的10家社福機構,也趁著這個機會,我們用48小時環島拜訪了分別在:台東、高雄、嘉義、彰化、台中、台北的6家社福夥伴,希望透過我們影片的力量,能讓大家了解各個兒少社福單位,在服務不同地區的孩子,所遇到的不同困境議題、以及所需要的資源! 大家平時可能都不會發現,在台灣的各個角落,其實都有這群社福夥伴們默默付出著,不是為了賺大錢或蹭名聲,為了孩子繳盡腦汁苦惱著,只是單純的希望他們服務的這些孩子們,未來能有擁有一個正向的人生!就這麼一股傻勁熱血埋頭付出著! 如果有因為影片,而認同某個單位的服務理念,不管是捐款或是當志工,都非常歡迎大家給這些社福夥伴們,很多很多的溫暖跟鼓勵喔~😊😊😊 #完整影片放在蔡阿嘎的YouTube主頻道喔 【❤️2025年攜手聖誕送暖的社福夥伴們❤️】 1.【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】 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由徐超斌醫師所創立,由於南迴地區醫療資源匱乏,徐醫師放棄醫院工作,回到家鄉擔任達仁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,為了進一步改善南迴地區醫療及教育環境,於2010年成立南迴協會,最終目的是成立南迴醫院暨長期照護中心。南迴協會服務範圍為太麻里、金峰、大武、達仁等四個鄉鎮,共有九大服務項目,涵蓋長者、身障者、兒少。期待透過在地青壯年人力資源整合,提供服務對象相關專業服務,促使地方自立互助,並透過社會大眾的支持來提升偏鄉醫療照護及兒少教育環境。 2.【華遠兒童服務中心】 1996年中山大學吳寧遠教授調查發現單親家庭數字龐大,故該校的天主教教職員聯誼會教授們發起「單親家庭課輔服務計畫」,過程中發現僅提供課輔無法解決孩子們的困境,後續推行了「兒童諮商輔導」服務,並著手規劃家庭服務。2003年華遠兒童服務中心正式成立,以課後照顧為主、家庭支持為輔,藉由社工、諮商輔導人員、志工的服務,激發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之潛能,積極引導品格之健全發展。 3.【修緣育幼院】 修緣育幼院為嘉義地區第一間育幼院,可接受緊急、短期及長期安置2-18歲的兒童及少年,透過全人化、持續化、生活化及專業化的服務,並著重日常生活教育為孩子打造安全幸福的家園。 4.【台灣角孩子協會】 角孩子協會以脆弱家庭、經濟弱勢的鹿港孩子為主要服務對象,運用日常陪伴與課程探索的方式,協助在地兒少感受與社區的情感連結,認識與認同家鄉的特有文化,並與孩子一同激發創意,將鹿港打造成幸福城鎮。 5.【臺中市助扶關懷協會-耕水小子】 從教會出發,開辦弱勢兒少課後輔導照顧,長期陪伴后里地區的孩子。2013年成立臺中市助扶關懷協會後,第二代看見師母在陪伴過程的辛勞,加入團隊與師母一起帶領后里孩子。耕水小子透過「優勢觀點」的運用,進行正向引導,也努力為孩子創造新的生活體驗,像是料理、旅行、木工、音樂、運動等,陪伴孩子學習面對失敗,打造成平凡卻精彩的生活模樣。 6.【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】 愛慈基金會創立宗旨以關懷愛滋議題與預防宣導教育為主要服務,匯集專業資源,於2000年開設我國第一個愛滋末期病患的安寧照顧家園。隨著毒品氾濫情形不減,許多藥癮愛滋媽媽照顧疑似愛滋寶寶面臨困境,於2005年開設「恩典之家-附設寶寶照護中心」,安置疑似愛滋寶寶,成為我國第一個專責照護相關族群的合法機構。愛慈基金會除深耕愛滋領域照護服務外,近年聚焦關注藥毒癮、家暴、家庭疏於照顧等保護性寶寶以及特殊需求兒少身心健康議題,致力安置、照顧、保護社會中被排斥及邊緣化的族群。 7.【雅文基金會】 全台共有4個中心,結合聽覺口語師、聽力師、社工師等跨領域團隊合作模式,讓聽損兒在0-6歲的黃金學習語言時期,透過「聽覺口語法」的訓練課程,讓他們就像和一般孩子一樣聽說自如,不僅讓孩子擁有更多發揮潛能的空間,更能為自己代言,自助助人。 8.【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】 博幼基金會秉持「不讓窮孩子永遠陷入貧困」的理念,藉由社工及教育兩大服務方法,連結社會資源,提供弱勢家庭的孩子課業輔導、營養補充、職涯探索,同時也培育社區師資、開發學習教材、追蹤畢業生動向一直到大學畢業、出社會穩定工作。 9.【失親兒福利基金會】 失親兒基金會主要服務全台18歲以下父母雙亡或是其中一方過世的孩子,提供「重建」及「展翅」兩大工作方向,陪伴剛喪親的家庭再次站立,並提供幫助與支持;當失親家庭穩定後,變協助孩子們進入展翅階段,發掘潛力、培養各樣能力與探索未來職業可能的樣貌。 10.【高雄兒少中途之家(小星星家園)】 小星星家園為高雄市政府委託「聖功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」辦理的緊急短期安置中途之家,主要安置對象為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及少女、2歲以上未獲適當管教、遭受身心虐待、遺棄、失依之兒童。每個來到這裡的孩子都有獨特性,每一位工作人員接納、理解孩子心裡的真正需要,擦亮每一個受傷的臉龐與心靈,讓這些小星星都能重新綻放並展現自己的光芒願景,並能做好準備迎接下一階段的旅程。
🎉聖誕節前夕,我們把大家在年中託付的1000份聖誕禮包,都確確實實送到1000位孩子的手上了! 去年好里家跟hahababy攜手,送暖給5家社福機構的250位孩子。今年有大家的愛心幫助,我們一口氣送了1000份溫暖給全台灣的10家社福機構,也趁著這個機會,我們用48小時環島拜訪了分別在:台東、高雄、嘉義、彰化、台中、台北的6家社福夥伴,希望透過我們影片的力量,能讓大家了解各個兒少社福單位,在服務不同地區的孩子,所遇到的不同困境議題、以及所需要的資源! 大家平時可能都不會發現,在台灣的各個角落,其實都有這群社福夥伴們默默付出著,不是為了賺大錢或蹭名聲,為了孩子繳盡腦汁苦惱著,只是單純的希望他們服務的這些孩子們,未來能有擁有一個正向的人生!就這麼一股傻勁熱血埋頭付出著! 如果有因為影片,而認同某個單位的服務理念,不管是捐款或是當志工,都非常歡迎大家給這些社福夥伴們,很多很多的溫暖跟鼓勵喔~😊😊😊 #完整影片放在蔡阿嘎的YouTube主頻道喔 【❤️2025年攜手聖誕送暖的社福夥伴們❤️】 1.【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】 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由徐超斌醫師所創立,由於南迴地區醫療資源匱乏,徐醫師放棄醫院工作,回到家鄉擔任達仁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,為了進一步改善南迴地區醫療及教育環境,於2010年成立南迴協會,最終目的是成立南迴醫院暨長期照護中心。南迴協會服務範圍為太麻里、金峰、大武、達仁等四個鄉鎮,共有九大服務項目,涵蓋長者、身障者、兒少。期待透過在地青壯年人力資源整合,提供服務對象相關專業服務,促使地方自立互助,並透過社會大眾的支持來提升偏鄉醫療照護及兒少教育環境。 2.【華遠兒童服務中心】 1996年中山大學吳寧遠教授調查發現單親家庭數字龐大,故該校的天主教教職員聯誼會教授們發起「單親家庭課輔服務計畫」,過程中發現僅提供課輔無法解決孩子們的困境,後續推行了「兒童諮商輔導」服務,並著手規劃家庭服務。2003年華遠兒童服務中心正式成立,以課後照顧為主、家庭支持為輔,藉由社工、諮商輔導人員、志工的服務,激發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之潛能,積極引導品格之健全發展。 3.【修緣育幼院】 修緣育幼院為嘉義地區第一間育幼院,可接受緊急、短期及長期安置2-18歲的兒童及少年,透過全人化、持續化、生活化及專業化的服務,並著重日常生活教育為孩子打造安全幸福的家園。 4.【台灣角孩子協會】 角孩子協會以脆弱家庭、經濟弱勢的鹿港孩子為主要服務對象,運用日常陪伴與課程探索的方式,協助在地兒少感受與社區的情感連結,認識與認同家鄉的特有文化,並與孩子一同激發創意,將鹿港打造成幸福城鎮。 5.【臺中市助扶關懷協會-耕水小子】 從教會出發,開辦弱勢兒少課後輔導照顧,長期陪伴后里地區的孩子。2013年成立臺中市助扶關懷協會後,第二代看見師母在陪伴過程的辛勞,加入團隊與師母一起帶領后里孩子。耕水小子透過「優勢觀點」的運用,進行正向引導,也努力為孩子創造新的生活體驗,像是料理、旅行、木工、音樂、運動等,陪伴孩子學習面對失敗,打造成平凡卻精彩的生活模樣。 6.【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】 愛慈基金會創立宗旨以關懷愛滋議題與預防宣導教育為主要服務,匯集專業資源,於2000年開設我國第一個愛滋末期病患的安寧照顧家園。隨著毒品氾濫情形不減,許多藥癮愛滋媽媽照顧疑似愛滋寶寶面臨困境,於2005年開設「恩典之家-附設寶寶照護中心」,安置疑似愛滋寶寶,成為我國第一個專責照護相關族群的合法機構。愛慈基金會除深耕愛滋領域照護服務外,近年聚焦關注藥毒癮、家暴、家庭疏於照顧等保護性寶寶以及特殊需求兒少身心健康議題,致力安置、照顧、保護社會中被排斥及邊緣化的族群。 7.【雅文基金會】 全台共有4個中心,結合聽覺口語師、聽力師、社工師等跨領域團隊合作模式,讓聽損兒在0-6歲的黃金學習語言時期,透過「聽覺口語法」的訓練課程,讓他們就像和一般孩子一樣聽說自如,不僅讓孩子擁有更多發揮潛能的空間,更能為自己代言,自助助人。 8.【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】 博幼基金會秉持「不讓窮孩子永遠陷入貧困」的理念,藉由社工及教育兩大服務方法,連結社會資源,提供弱勢家庭的孩子課業輔導、營養補充、職涯探索,同時也培育社區師資、開發學習教材、追蹤畢業生動向一直到大學畢業、出社會穩定工作。 9.【失親兒福利基金會】 失親兒基金會主要服務全台18歲以下父母雙亡或是其中一方過世的孩子,提供「重建」及「展翅」兩大工作方向,陪伴剛喪親的家庭再次站立,並提供幫助與支持;當失親家庭穩定後,變協助孩子們進入展翅階段,發掘潛力、培養各樣能力與探索未來職業可能的樣貌。 10.【高雄兒少中途之家(小星星家園)】 小星星家園為高雄市政府委託「聖功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」辦理的緊急短期安置中途之家,主要安置對象為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及少女、2歲以上未獲適當管教、遭受身心虐待、遺棄、失依之兒童。每個來到這裡的孩子都有獨特性,每一位工作人員接納、理解孩子心裡的真正需要,擦亮每一個受傷的臉龐與心靈,讓這些小星星都能重新綻放並展現自己的光芒願景,並能做好準備迎接下一階段的旅程。
貼文資訊